敢为人先下海创业
出生在粤北客家山区平远县、在部队熔炉里锻炼过的李建华,“下海”前是梅州市水利局三防办副主任。从小到大他都非常热爱青山绿水,他执着地想在青山绿水中做一番事业。1992年,李建华辞去了市三防办副主任的职务,创建了威华集团的前身梅州市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公司。
刚刚下海的李建华面临着重重的困难,但他以“创新天下之先”的胆识和超人的智慧,率先将市场机制引入关乎国计民生的水利工程事业。梅江河是梅州市的母亲河,但没有经过治理的河流,年年都使梅城40多万的百姓遭受洪涝之苦。李建华率先承担了按“百年一遇”防洪标准建设河堤的重任。面对山区政府不能承担建筑堤防所需巨资的问题,李建华大胆地提出了“以地换堤”的方案,由企业自筹建设资金,换来一些沿江的土地。这种方式在90年代初期是从未听闻的。此举成功地建设了9.8公里的梅江南堤,保护了城市居民的安全,而且还营造了梅城 “一江两岸”优美、亮丽的景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在视察梅州南堤时,对水利建设市场化的创新之举大为赞赏,指出梅州的水利建设是全省,甚至全国水利建设的典范。原国家水利部长杨振怀在视察该工程后亲笔题词:“南堤建设模式、创新天下之先”。以梅州“一江两岸”为主体的城市建设还荣获联合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在修建好河堤后,李建华继续在水资源上做好文章。他投资2.8亿元兴建了梅江干流第一座装机2万千瓦的西阳水电站,利用源源不断的河水供给了城区的用电,同时营造了拦江出平湖的亮丽风景。后又投资2.85亿元兴建了梅州市清凉山水利枢纽工程,让梅城40多万人民结束了多年来直接饮用梅江水的历史,梅城千家万户都喝上了清澈的山泉水。
山上开遍“绿色银行”
李建华拥有一套 “做企业就像爬山”的理论。他认为做企业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永远不能松懈。你必须不停地往上爬,不然你就会落后,甚至掉进深渊。在爬的过程里,难免会迷失方向,一头雾水,这时就需要坐下来,平静一下心情,理清头绪,做出选择。有些人一坐下就起不来了;有些人看清了方向,但是没有力气继续爬只好原地踏步了;有些人尽管很累很痛,但是有顽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站了起来,越爬越高,站在新的高峰,才能越做越强大。
因此,勇于挑战,越战越强的李建华在成功地做好“水”字文章后,又把目光投向了养育他的大山。90年代中期,梅州的山地产值依然十分低下,广大农民兄弟相当贫穷。1996年,他通过调研发现,梅州山地产值低下的原因不是由于山穷水恶,而是由于林木资源利用率低下,几乎所有的枝桠材和次小薪材都白白浪费在山上。为帮助广大农民群众尽快摆脱贫困,在省、市及当地林业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李建华带着威华人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和精神,于1997年在梅县投资兴建粤东第一家以枝桠材和次小薪材为原材料的中密度纤维板厂。该厂建成投产后,由于为木材剩余物找到了出路,梅州山地产值得以逐年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日益改善;威华企业也从中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希望,并且认定这条路就是自己多年寻找的发展之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威华企业将一间无名小厂发展成为全国人造板龙头企业。至目前,威华的纤维板生产加工能力已达150万m 3/年,原料林基地面积65万亩,基本实现了“木材加工规模与林木种植规模同步协调发展”的规划要求,为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人为本造福社会
2006年,享誉世界的高盛集团来到了梅州,无论是从利润表的分析中,还是从威华爱护的青山绿水里,他们都找到了对威华之路的认同与信心。当年9月,他们成为了威华公司的战略投资者。2008年5月23日,威华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成为国内首家专注于纤维板生产、销售和速生林种植的上市企业。
青山绿水写春秋,“林板一体”谱华章,李建华始终以一颗赤诚的心带领着威华人在事业上努力拼搏,在水利和林业产业中塑造了一个个利国利民的范例。作为人大代表,在企业频获屡屡成果的同时,李建华个人也自愿担起了许多社会责任和代表责任。十多年来,他身体力行地参与许多慈善及公益事业,个人捐款就累计达亿元以上。同时,他还提交了许多反映民生和发展水利事业、林业产业的意见、建议。他先后被评为“全国林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广东省绿化劳动模范”、“广东省优秀民营企业家”、“广东省2005年度10大经济风云人物”,“2005年度全国绿化奖章”等多项荣誉。对于这些荣誉,他并不太在意,他说,“我是山里的孩子,下了海,也忘不了山上的林,山上的水,山上的人。”
公司概况 新闻中心 下属单位 产品展示 公益事业 企业文化 招贤纳士 爱游戏(中国)一站式服务平台
地址:梅州市梅江区沿江东路威华大厦 电话:0753-2191698
Copyright © 爱游戏平台 粤ICP备2023091624号